当前位置:首页  走进故居  故居简介

戴震故居

2016-06-20

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一字东原,二字慎修,号杲溪,汉族,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乾隆27年举人,乾隆38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40年第六次会试下第,因学术成就显著,特命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之说有所抨击。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屯溪西北郊的隆阜村,是一个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徽州古村。历史上一直属休宁县,建国后基本归屯溪(市或区)管辖,设为“隆阜乡”,1992年并入“黎阳镇”至今。隆阜村,北临横江,南傍茅山,田畴沃野,交通便捷。凭紧靠徽州商业重镇屯溪之便利,又位于新安江上游两大支流之一的横江水运航线“屯渔线”(屯溪至黟县渔亭)必经之地,早在宋代这里就商业隆盛,民生阜裕。至明清时期更是店铺林立,临江而建、石板路面、长达二华里多的“隆阜街”(今称“隆阜老街”)十分热闹。传说隆阜得名就是因这里地气昌隆,势高如阜之故。戴、吴两家世代聚族而居此地,还有江氏、曹氏、罗氏等姓氏。特别是“隆阜戴”最为兴旺发达,代出闻人,子孙后裔遍布海内外,成为声势显赫的“新安望族”。隆阜村历史上四出经商者多,其中不乏富商大贾,在故里建有豪宅深院。“曹家花园”、“大铁门”、“七房厅”、“太和堂”等著名的明清徽派古民居,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兴衰更替,有的已名存实亡;有的则破败不堪,却还在向人们透露出昔日隆阜古村的鼎盛辉煌,并永远烙印在人们的家乡记忆之中。

(资料来源:徽州名人故居及雕塑制作研究项目组拍摄)

隆阜村自古文风昌盛,名人辈出。在古隆阜村水口荆墩,明代兴建的“隆阜戴氏宗祠荆墩支祠”(今黄山学院北区校园“狮子台”为其遗址)飞檐飘阁,气势壮观,前后共三进,中进大门门联上书:“文章华国,诗礼世家。”这正是当年隆阜古村戴氏等姓族人重文兴教,礼义传家的写照。据2012年正式出版的《黄山市屯溪区志(下册)》的“第三十六章人物”中的“第二节人物表录”之“一•历代进士、举人名录”载,原籍(含寄籍)隆阜村者历代考取进士、举人达41人,为屯溪附近各村之首。

当然,隆阜村最有名、最值得人们景仰和自豪的,当属戴震(戴东原)。1999年,由安徽黄山高专(前身徽州师专)主持编纂、历时12年、总计近260万字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戴震全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嘉惠学林,遗泽久远”。屯溪人民为永远纪念这位家乡伟人,将在他的隆阜三门里故居遗址上兴建的隆阜小学命名为“戴震小学”;将隆阜村通往屯溪城区的道路命名为“戴震路”;将他为让屯溪百姓免除水患而亲自勘察、设计的“朱塘坝”所在的“华山公园”更名为“戴震公园”,并在公园东大门入口处树立一尊高4.9米、用暗红色麻石雕成的戴震塑像;将他死后遗体从京城送回家乡安葬在屯溪西郊名胜鬲山南侧的墓地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人瞻仰。戴震族裔戴绳武和戴英等乡贤于民国13年(1924年)戴震诞辰200周年之际,积极创办隆阜戴氏“私立东原图书馆”(又称“东原先生藏书楼”);建国后,该馆管理人戴珀湖又完好无损地将该馆捐献给政府;1960年,经过整修的“戴震纪念馆”在原“私立东原图书馆”址(今隆阜正街118号)正式对外开放至今(“文革”时期闭馆),接待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和专家学者。

(资料来源:徽州名人故居及雕塑制作研究项目组拍摄)

(资料来源:徽州名人故居及雕塑制作研究项目组拍摄)



 
阅读90次数